介绍:傅家花生,辽宁昌图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品,因原产于该县傅家镇而得名。独特的地点和气候条件,使产出的花生粒大、皮薄、果白,且网纹明确、质地饱满,入口香、脆、甜,而且具备蛋白质含量高、谷氨酸含量高,不含黄曲霉毒素B1等品质特征。20...
介绍:
傅家花生,辽宁昌图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品,因原产于该县傅家镇而得名。独特的地点和气候条件,使产出的花生粒大、皮薄、果白,且网纹明确、质地饱满,入口香、脆、甜,而且具备蛋白质含量高、谷氨酸含量高,不含黄曲霉毒素B1等品质特征。2008年经国家水平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傅家花生被确定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商品。
1 介绍
傅家花生,辽宁昌图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品,因原产于该县傅家镇而得名。独特的地点和气候条件,使产出的花生粒大、皮薄、果白,且网纹明确、质地饱满,入口香、脆、甜,而且具备蛋白质含量高、谷氨酸含量高,不含黄曲霉毒素B1等品质特征。 2008年经国家水平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傅家花生被确定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商品。
2 种植历史
昌图县的傅家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据地方志记载,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傅家屯姓傅的农家将落花生由山东济南带至傅家,并在沙土地上种植。清朝末年,以傅家、古榆、长发一带为中心,就有一些居民零星种植花生,但因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东北区域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农业生产和经济进步几乎停滞不前,甚至处于倒退状况,花生生产的进步也无从谈起。
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时间里,傅家花生也仅限于农民在自己家里房前屋后小面积种植,其作用与功效多为自食自用或走亲访友时赠送。20世纪80年代,受计划经济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影响,辽北农村大田播种仍以大苞米为主,但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开始在自己家里的自留地、承包田和开荒地里小规模地种植花生,尽管那时花生年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但农民直接拿它到集市零售换钱,迈出了傅家花生生产从小农经济到产品经济的第一步。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农民葛金月从外地引进了第一套花生筛选设施,从粗加工起步捞到了花生产业的第一桶金。1998年将来,伴随市场经济体系的打造完善和农商品市场的放开,傅家花生生产开始向产业化、标准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进步。傅家花生平均亩产已经达到了300公斤。傅家镇成为东北区域非常重要的花生集散地之一。
2000年,傅家花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富稼源商标,并先后被评为市级著名商标、省级名牌商标。21世纪初,该镇花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75%。年产量维持在2500万公斤以上,年买卖量在1.5亿公斤以上,所产花生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东欧等国。
3 品质特征
傅家花生最有名的品种是傅家白和傅家红。2007年夏,中国沈阳生态所农商品安全与环境水平测试中心对辽宁、山东、河南等10个花生产地的白沙品种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傅家白、傅家红砷、铬、黄曲霉毒素B1等均未检出,铅、镉、汞等有害物质含量远远低于规定指标,达到了绿色食品(A级)标准。
测试结果显示,同其他9个产区对比,傅家花生优势突出。第一是粗蛋白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36.9%,傅家红花生达35.8%,比其他产区高出1.9%-7.9%;第二是谷氨酸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到6510mg/100g,傅家红花生达到6521mg/100g,比其他产区都高;三是赖氨酸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到1242mg/100g,傅家红花生达到1256mg/100g。
4 种植环境
傅家镇坐落于北纬4223-4329,正处于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花生生产黄金带(北纬40-45的狭长地带)上。北方特殊的寒冷气候不适于黄曲霉毒素及其他病虫害成长和繁殖,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傅家花生商品的水平优势。
该镇坐落于松辽平原和科尔沁沙地的交会地带,土壤种类以沙壤土为主,通透性强,适应花生抗旱不耐涝的特征;另外因为沙土的特质,收成后花生表面浮土在干燥后可自行掉落,果壳干净有自然光泽,不像其他区域花生收成后还要用水冲洗;同时,因为傅家区域处于松辽平原边缘,不像其他风沙区土壤那样贫瘠,拥有生产优质花生必需的土壤条件。傅家镇境内有招苏台河干流经过,地下水资源丰富,深6米-30米,可开采量满足优质花生生产用水。
5 地理标志商品保护 #p#分页标题#e#
5.1 保护范围
傅家花生地理标志商品保护范围以辽宁昌图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傅家花生地域保护范围的函》(昌政函〔2007〕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昌图县傅家镇远大村、大地村、友好村、白家窝堡村、五丰村、友爱村、张家窝堡村、长山村、唐家围子村、傅家村、太民村、邱家屯村,傅家林场宝龙分场、山河分场、种子林分场、朱家村、老曲家店村、郭家平房村,与三江口镇刘塘房村、海丰村,古榆树镇劳动村、榆树村现辖行政地区。
5.2 专用标志用
傅家花生地理标志商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辽宁昌图县水平技术监督局提出用地理标志商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通知批准。
5.3 技术需要
(一)品种。
白沙、昌花一号、鲁花十二珍珠豆型品种及四粒红。
(二)立地条件。
土壤种类为沙壤土、棕壤土,土壤pH值为6.5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1.1%。
(三)栽培管理。
1、播种期:裸地栽培5月1日至5月8日播种,覆膜栽培4月25日至5月1日播种。播种量为每公顷210至225公斤,每公顷穴数120000至135000穴。
2、施肥管理:每公顷每年需施有机肥30吨。
3、环境、安全需要:收成前1个月内禁止用各种农药。农药、化肥等的用法需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能污染环境。
(四)收成及贮藏。
霜前收成、自然晾晒至含水量降到9%以下。